百科知识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养护材料工艺百科 > 百科知识 > 正文

广东省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破坏形式修复技术指南(四)

来源:网站编辑   作者:网站编辑   时间:2014年10月21日   浏览次数:1224   字体:

广东省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破坏形式修复技术指南

      4  裂缝修复技术
      4.1清缝灌缝处治面层裂缝
      主要是使用热空气喷枪或压缩空气清理裂缝中的碎屑,然后灌入密封剂进行封缝。
      4.1.1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或者近期修建的沥青面层,基层状况良好,横断面以及横向支撑状况良好,可见的面层损坏包括横向或纵向裂缝,并且裂缝上很少有或根本没有支缝,破裂面上没有出现松散情况。
      4.1.2材料要求
      灌缝处治面层裂缝材料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灌缝材料,也可采用SBS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宜采用《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F40-2004)中的I-D型改性沥青,这主要是由于该类改性沥青具有粘结性好、弹性较好、耐久性好的特点,其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如表4.1.2所示。


      4.1.3施工机具
      灌缝处治面层裂缝作业主要设备机具配备要求如表4.1.3所示。


      4.1.4施工工艺
      1.填缝料加热
      灌缝作业前,先将填缝料升温加热,为便于灌注,填缝料应加热升温至170~180℃。
      2.清缝
      先用铁钩钩出缝内的松动颗粒,再用扫把清扫缝内的颗粒和粉尘,最后用鼓风机将缝内粉尘、杂质吹扫干净,缝内潮湿时应注意延长吹扫时间,直至缝内干燥为止。
      3.灌缝
     (1)灌缝枪头应与缝宽相适应。灌缝分两次进行,中间间隔3~5min。
     (2)第一次灌缝:把灌缝枪头放入缝槽内,灌注填缝料,灌注时灌缝枪应匀速移动。第一次灌缝至距路表面约10mm左右,然后撒入5~10mm碎石,用竹片把碎石嵌入填缝料内。
     (3)第二次灌缝:第二次灌缝时填缝料灌至与路表面齐平,灌缝时应特别小心,避免填缝料溢出路面。
      4.清扫路面
      灌缝完毕,将路面废料清扫干净,集中装车运离现场,不得将废料弃于路边。
      5.开放交通
      待填缝料冷却至常温后即可开放交通。
      4.1.5施工质量标准
      1.填缝料材料应符合要求。
      2.填缝应饱满,并与路面基本齐平。
      3.施工后裂缝处不渗水。
      4.2扩缝灌缝处治面层裂缝
      采用路面锯或开槽机在裂缝集中处设置一道封料槽,然后填入密封剂。这一措施可以减少或防止水分与异物进入路面结构内部。水分或异物进入路面结构时,会损坏基层材料,并阻碍路面自由伸缩变形。
      4.2.1适用范围
      适应于基层状况良好,横断面以及横向支撑状况良好。可见的面层损坏包括纵横向的裂缝,并且裂缝上很少有或根本没有支裂缝。
      4.2.2材料要求
      扩缝灌缝处治面层裂缝材料要求同4.1.2。
      4.2.3施工机具
      扩缝灌缝处治面层裂缝作业设备机具配备要求如表4.2.3所示。


      4.2.4施工工艺
      1.填缝料加热
      灌缝作业前,先将填缝料升温加热,为便于灌注,填缝料应加热升温至170~180℃。
      2.开槽
      开槽机开槽时应对准裂缝作业,开槽宽度为15~20mm,深30mm左右。
      3.清缝
      先用铁钩钩出缝内的松动颗粒,再用扫把清扫缝内的颗粒和粉尘,最后用鼓风机将缝内粉尘、杂质吹扫干净,缝内潮湿时应注意延长吹扫时间,直至缝内干燥为止。
      4.灌缝
     (1)灌缝枪头应与缝宽相适应。灌缝分两次进行,中间间隔3~5min。
     (2)第一次灌缝:把灌缝枪头放入缝槽内,灌注填缝料,灌注时灌缝枪应匀速移动。第一次灌缝至距路表面约10mm左右,然后撒入5~10mm碎石,用竹片把碎石嵌入填缝料内。
     (3)第二次灌缝:第二次灌缝时填缝料灌至与路表面齐平,灌缝时应特别小心,避免填缝料溢出路面。
      5.清扫路面
      灌缝完毕,将路面废料清扫干净,集中装车运离现场,不得将废料弃于路边。
      6.开放交通
      待填缝料冷却至常温后即可开放交通。
      4.2.5施工质量标准
      1.填缝料材料应符合要求。
      2.填缝应饱满,并与路面基本齐平。
      3.施工后裂缝处不渗水。
      4.3压缝带处治面层裂缝
      压缝带是一种以沥青、改性剂为主要成分的宽度不等的带状产品,其上有一层塑料薄膜保护压缝带的上表面不受污染,可分为自粘型和热粘型两种。
      4.3.1适用范围
      适用于沥青路面常见的反射裂缝、单条非反射裂缝的处治作业。裂缝宽度在8~20mm。反射裂缝处治前,一般情况下需对基层进行处理或对路基进行处理(如进行深层灌浆处理等)。
      4.3.2材料要求
      压缝带处治面层裂缝作业材料应具备良好的粘结性、弹性、耐水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柔性、耐冲击性和耐久性,使用方便快捷。对于较宽的裂缝,所填材料为乳化沥青砂,现场拌制。
      4.3.3施工机具
      压缝带处治面层裂缝设备机具配备要求如表4.3.3所示。


      4.3.4施工工艺
      1.清缝
      先用铁钩钩出缝内泥沙,再用扫把扫除路表泥沙杂质,最后用刷子清洁缝内及缝面的灰尘等杂质,保持缝面干燥。
      2.沥青砂填缝
      对大于10mm宽的裂缝,应用乳化沥青砂填实至路表面齐平。乳化沥青砂现场拌制,沥青含量为8%左右。
      3.裁割封缝条
      根据裂缝的大小,裁割好封缝条尺寸,封缝条每侧宽度要求伸出缝外10mm左右,封缝条的头尾部以斜口方式相接,做到无缝隙。
      4.烘烤粘贴封缝条
      用液化气喷火枪烘烤封缝条粘贴面至表面熔化,便于粘贴。封缝条应一边烘烤,一边对准缝粘贴,粘贴时裂缝应基本位于封缝条的中间位置。
      5.压实封缝条
      封缝条粘贴完后,用铁锤拍实,使其紧贴路面。
      6.开放交通
      待封缝条冷却至常温后,开放交通。
      4.3.5施工质量标准
      1.封缝条质量符合要求。
      2.封缝条粘贴牢固,表面平整,首尾相接处无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