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养护材料工艺百科 > 百科知识 > 正文

桥面和附属工程及装饰工程

来源:网站编辑   作者:网站编辑   时间:2014年09月22日   浏览次数:1193   字体:

桥面和附属工程及装饰工程

      桥梁的桥面铺装、栏杆、伸缩缝、支座等虽不属于桥梁的主体结构,但它们所带来的麻烦差不多比桥梁任何其他部件都要多。一座桥梁的使用寿命在很大程度上与合理规范的采用、细部设计与桥面铺装、支座、绅缩缝和排水设施的施工质量有关,这点往往被施工人员所忽视。栏杆、排水设施和桥梁附属构造的装饰,这些又直接影响整座桥梁外观,在城市桥梁和高速公路桥梁中,是决定工程质量评价的重要因素。
      有关桥面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桥面由桥面铺装层及桥面伸缩装置所组成。桥面铺装层为车辆驶过桥梁提供坚实、平整、耐磨耗的通行空间,又为防止水分侵入桥梁承重结构而提供防护和排除的条件。
      五十九、桥面铺装的质量标准
     (一)外观质量标准
      1.桥面铺装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大厚度应控制在设计允许增大的恒载值之内。
      2.无防水层时,面层与基层必须结合牢固;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面层表面应坚实、平整、无裂纹,且有足够的粗糙度。
      3.桥面铺装层与附属构筑物应接顺,桥面不得积水;桥面铺装层与桥头路接茬应紧密、平顺;桥面泄水孔的进水口必须低于桥面铺装层,泄水不得流向墩台。
      4.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表面应坚实、平整,且无裂纹、松散、油包、麻面。

     (二)实测实量质量标准
      六十、有关桥面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一)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层开裂
      1.现象:桥面防水层上的水泥混凝土铺装层,在通车后一至数月后,首先在车轮经常经过的板角产生裂缝,并很快发展为纵横交错裂缝,一至二年发生严重碎裂,以至脱落形成坑洼。
      2.危害:桥面水泥混凝土开裂,使水由裂缝浸人铺装层,甚至会浸入上部结构的梁板,当桥面及梁、板的钢筋受到裂缝浸人水作用而锈蚀;为碱一骨料反应提供水源;铺装脱落出坑,造成车辆跳车,加速桥面的进一步破坏。
      3.原因分析:
     (1)桥面平整度不好或桥面伸缩缝附近不平整,使车辆行驶产生较大冲击。
     (2)桥面防水层,由于与主梁顶面和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层间联结不好,将铺装层与主梁分为两个独立体系,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变形不一致,形成桥面铺装层与主梁顶面间的空隙;铺装层10cm厚,强度低,板角及板缝处的应力集中形成板角裂缝。
     (3)主梁刚度小,变形大,加剧了裂缝发展的速度。
      4.治理方法
     (1)设计变更
      1)将桥面铺装水泥混凝层,按弹性地基上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双层配筋,并将铺装层由原10cm加厚至18cm,如采用钢纤维混凝土,可减至15cm厚。
      2)将桥面铺装层改为沥青混凝土,可同时消除原水泥混凝土铺装的干缩及温度裂缝。但要解决好防水层与沥青混凝土磨耗层的联结。
     (2)可采取下述施工措施,减轻或延缓开裂:
      1)变单层混凝土桥面铺装,为上层沥青混凝土,下层水泥混凝土的双层做法:下层水泥混凝土结构层厚7cm,内设单层φ8~φ12钢筋,且纵向分条,横向分块,每块尺寸5.33×6.10(m),施工按水泥路面纵向分条施工,横向采用切缝。上层为5cm厚的沥青混凝土磨耗层。使用效果是出现局部裂缝,未发生破损。这是北京四环路健翔立交桥主桥桥面的施工经验,可供参考。
      2)桥面防水层,由三油二布改为GY1涂膜防水新材料,即为改性阳离子乳化沥青胶乳涂膜防水新材料。GY1涂膜防水材料是水乳性材料,施工工艺简单,对基层干燥程度要求低。是一种适于涂刷的质薄弹性好的材料,没有卷材防水材料的搭接问题。防水层采用加入橡胶沥青混合乳液防水剂的砂浆,且涂层薄而均匀.利于减少混凝土铺装层裂缝。在广渠门立交桥东转盘桥面.采用的水泥混凝土铺装层,由于使用GY1涂膜防水材料,和铺装层内加φ8钢筋网的方法,使混凝土裂缝大大减少。
     (3)严把质量。确保桥面平整度和桥面伸缩缝与两侧桥面的平顺度,减少车辆冲击力。

     (二)桥头跳车
      1.现象:桥头填土由于其沉降或固结量,与桥台沉降有差异,在桥台处形成一个台阶。这种台阶,影响行车的舒适和安全,并对桥梁产生很大冲击力的现象称为桥头跳车;或者在桥头处形成斜坡,车辆在斜坡进入凹角处受到垂直振动,然后在斜坡顶端凸角处又受到垂直振动,而产生跳车。
      2.危害:使车辆行驶的舒适度下降。
      3.原因分析:
     (1)桥头处路基,由于路堤填土本身及路堤下地基两者的沉降,而产生大于桥台的沉降差,尤其当桥台基础是桩基时,这一沉降差会更大。国外试验资料表明:路堤填土密实度从最佳密度的90%增至98%时,其沉降量可减少3/5~2/3,说明加强桥台后背填土密实度,可减少填土的沉降量。路堤下地基的沉降,取决于土质、气候、水文地质条件,而且路堤与路堤下地基的沉降稳定时间,随土质粘性的增加而加长。因此。桥头处台身与填土间的沉降差,只能减为最少,而不可能完全没有。
     (2)桥面伸缩缝不平顺或者损坏,造成桥头跳车。埋式伸缩缝,钢板、型钢镶边伸缩缝,由于缝中的塑料胶泥在梁热胀时被挤出,高于桥面的填料造成跳车;橡胶条伸缩缝,由于橡胶性能所限,夏季梁热胀使橡胶条高于桥面,冬季梁冷缩橡胶条与型钢拉开、跑出。都会发生跳车。
     (3)桥面铺装碎裂脱落,出现坑洼也会产生跳车。
      4.治理方法:
     (1)桥台后一定范围内的填土,选用排水和压实性能好的回填材料,并达到最好的压实度。以减少路堤填土的沉降量。换土范围为路堤高度的2~3倍。
     (2)在桥台等结构物与填土部分的连接处,设置钢筋混凝土桥头搭板。桥头搭板采用埋入或半埋入式,并做成一定斜度,使车辆在上桥过程中,路面刚度可逐渐增大至桥面刚度,提高行车的舒适度;为消除表面搭板的下沉,可向板下压入水泥砂浆。桥头搭板长度为3~8m。
     (3)对于桩柱式桥台,可以首先进行填方,待填方充分沉降稳定后,再修建桩柱式桥台,从而减少结构物与填土的沉降差。
     (4)选择使用性能较好的伸缩缝,严把伸缩缝的检验和安装的施工质量,保证桥面伸缩缝处的平整性和完好。
     (5)采用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桥面铺装层的裂缝。对于出现的裂缝,要及时进行修理,防止产生碎裂或脱落。

     (三)沥青混凝土铺装壅包
      1.现象:桥面沥青混凝土经过通车后一段时间,由于刹车或减速产生的水平力形成突起或波浪状的起伏。
      2.危害:使桥面的平整度变坏,车辆行驶舒畅性的恶化。
      3.原因分析:
     (1)沥青混凝土面层,由于局部与路面基层的粘结力削弱,造成结合不牢,或沥青混凝土的热稳定性差而形成的。
     (2)桥面板面铺筑沥青混凝土前潮湿或有水,桥面板(如钢梁时)变形大。
      4.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和石料级配。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的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
     (2)做好桥面柔性防水层的施工,提高贴铺质量,并在铺筑沥青混凝土前,浇好粘层油,使其与桥面防水层牢固粘结。
      5.治理方法:
     (1)属于基层原因引起的壅包,可用挖补法先处理基层,然后再作面层。
     (2)由于面层沥青混凝土热稳性不好,或油石比不适,造成的壅包,可用挖补法修补,也可在高温季节.将壅包铲平。

     (四)伸缩缝与两侧路面衔接不平顺
      1.现象:伸缩缝高于、或低于其两侧路面,超过5mm,造成衔接不平顺现象或伸缩缝两侧不等高。
      2.危害:使车辆经过时发生跳车。
      3.原因分析:
     (1)钢板滑板伸缩缝上层钢板安装时标高不准,一般滑动端的钢板高于固定端钢板,造成高于或低于路面标高现象。
     (2)滑板伸缩缝的滑动板因车辆冲击产生变形或前缘上翘。
     (3)齿形钢板伸缩缝由于钢板与主筋相连焊缝脱裂.钢板变形或上翘。
     (4)伸缩缝的钢板连同角钢松脱,其所埋范围内的水泥混凝土桥面层破裂,造成了伸缩缝两侧出现凹坑,造成伸缩缝附近不平顺。
      4.预防措施:
     (1)伸缩缝下埋角钢要严格控制其符合设计标高;尽量缩小滑动伸缩缝滑动钢板的宽度,防止滑动钢板前缘的上翘。
     (2)加强上层钢板与其下主梁的连接,保证焊接处双侧焊以便增加焊缝长度。采用厚度在30mm以上的钢板,防止在车辆冲击下产生变形。
     (3)采用连续桥面新技术,减少桥面伸缩缝的个数,并采用新型大变形量防水伸缩缝,如TS伸缩缝(北京西厢工程桥梁采用),毛勒伸缩缝(京津塘高速路桥梁采用)。新型伸缩缝由工厂。预制和组装的,可分段在现场连接安装。根据安装温度调整好发装尺寸,然后将调整好的伸缩缝吊装就位,再将伸缩缝的锚固筋,与桥面预留槽口内的预埋钢筋相焊接,采用高丁桥面混凝土一级的钢纤维混凝土将伸缩缝槽口浇注密实。
     (4)伸缩缝装置的安装采用后安装法。即铺路时,将伸缩缝装置位置按路面铺过去,碾压平整、密实。然后.按伸缩缝装置加混凝土保护带的宽度,将该部分路面结构切、挖去,再进行伸缩装置安装、焊接,浇注混凝士保护带,北京首都机场高速路的桥头伸缩缝,北京市西北三环路的立交桥梁的伸缩缝,均按后安装法安装的,使用效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消除桥头跳车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