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预制挡墙板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安装预制挡墙板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十五、安装预制挡墙板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城市立交高填土引道,为了减少占地面积,所设置的挡土没施,自80年代以来,北京地区,基本上采用了两种预制安装钢筋混凝土挡墙板——扶壁式和悬臂式。在工程上也时常出现预制构件质量和施工质量上的问题。
(一)板面扭曲和凹凸
1.现象:
(1)板面四角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呈扭面。
(2)板面出现中心鼓肚或局部洼兜现象。
2.原因分析:
(1)凹凸现象主要是模板刚度不够,当混凝土浇注荷重加大,模板变形。或浇注前模板已有变形。
(2)扭曲,也有模板刚度不够的原因,或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四角有不均匀沉降。
3.危害:
(1)造成安装的困难。难以找平相邻板面。妨碍了墙面直顺度、平整度、板间错台的质量指标。
(2)扭曲板块.使挡墙上沿纵向出现较大弯曲,极影响外观质量。
4.治理方法:
(1)向厂家订制构件要提出明确的质量指标。在构件进场前,要在预制厂做好质量验收,不合格者不能运输。
(2)模板要有足够的刚度,变形的模板不能使用;浇注中要观测模板四角的变化.如有不均匀沉降,应及时进行调正。
(二)基础预埋件位置偏离
1.现象:扶壁式和悬臂式在现浇水泥混凝土基础上预埋拉结钢板,其纵、横轴线常有偏移,不能与构件上的预埋件吻合做直接焊接,常常要另加设拉结钢板或拉结钢筋。
2.原凶分析:
(1)预埋件在平面或高程位置上未安放准确。
(2)安放时位置虽准确,但固定不牢固,在混凝上浇注和震捣时,被挤移动。
(3)预制挡墙板预埋件位置偏移或不周正。
3.危害:预埋件偏移,须另加问接联接钢件,增加了焊接难度;这种问接焊接有的很难保证没计的焊缝长度会降低拉结强度,有造成挡墙板不均匀外闪的可能。
4.治理方法:
(1)预埋件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要测设准确,并设法固定在基础主筋上或用混凝土预先固定。
(2)对预制厂的首件检查验收当中,应特别注意和强调预埋件位置的准确性和固定的牢固性。
(三)基础二次混凝土底层不凿毛
1.现象:扶壁式挡墙基础浇注二次混凝土时,底层上有土、柴草等杂物,不凿毛或稀疏凿坑以示凿毛。
2.原因分析:操作不按规范要求做,管理上要求不严格。
3.危害:二次混凝土是要求与一次混凝土结合成一体受力的,如果两次混凝土中间夹有土和杂物,又不凿毛,将形成两层皮.降低挡墙板的抗倾覆能力。
4.治理方法:施工管理者要做清楚的交底,严格要求,严格检查。二次混凝土的钢筋安装前对底层要做好清理并彻底凿毛;浇注混凝土前还要将底层再清理一次,并洒水湿润,以利结合。
(四)基础杯口跑模
1.现象:预制安装悬臂式挡墙板,现浇混凝土基础“跑模”,杯口中线两侧宽窄不一致,不得不凿除胀出的混凝土,有的甚至杯口钢筋跑进挡墙板位置,又不得不将钢筋打出,严重时不断筋不足以放入挡墙板。
2.原因分析:
(1)主要是模板支搭不牢,或尺寸不对,未进行检查验收或检查验收不严。
(2)浇注方法不当,混凝土集中砸人模内,使模板局部集中受力变形。
3.危害:有的凿除混凝土以后,减小了杯口壁厚。如果钢筋打弯,甚至断筋,都会降低或严重降低基础设计强度,留下永久性缺陷。
4.治理方法:
(1)认真做好模板轴线位置的测量放线,并加以两级复核。
(2)要按模板设计支搭牢固。
(3)管理人员对模板的几何尺寸、支搭牢固程度要切实做好检查验收工作。
(4)分层浇注,使模板均匀受力。
(5)在浇注中应具备对模板变位的应急维修加固措施。
(五)垂直度不符合标准
1.现象:挡墙板的内外倾斜度超过质量标准,特别是3m以上的高挡墙板,量全高偏差超过15mm(挡墙板安装垂直度不大于15mm)。
2.原因分析:
(1)挡墙基础预埋件偏移或挡墙板预埋件偏移,造成焊接困难,加大了挡墙板安装时对垂直度控制的难度。
(2)挡墙板背后超厚回填土.受侧向土压力过大,挡墙板弹性变形过大造成倾斜度大。
3.危害:外倾度过大,会造成挡墙板与基础拉结部分破坏失效;弹性变形过大,会造成挡墙板折裂,留下倾覆的隐患。
4.治理方法:
(1)保证基础预埋件和预制构件预埋件位置的准确度,保证按设计和规范要求焊接牢固。
(2)根据实践经验,挡墙板的安装可以预留一定内倾度,即预留出挡墙板在受侧向推力的弹性变形量。
(3)挡墙板内路基的回填一定要严格按分层回填压实的规定办,绝不能超厚回填增大侧向土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