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防水介绍
涂料防水介绍
六十三、涂料防水介绍
涂料防水是在混凝土结构或砌筑结构表面,涂刷防水涂料,以形成防水层的方法,防水涂料可使用沥青胶结材料或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的乳液或溶液,可以采用冷操作。还有适于潮湿基面的浸水性涂料,如阳离子乳化沥青胶乳液。北京市政四公司在广渠门立交工程中首次引进铁道科学研究院的成果——改性阳离子乳化沥青胶乳(简称GY1)涂膜防水新材料,使用表明: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桥面防水材料,可以冷作业,对基层干燥程度要求低,没有搭接问题,出现质量问题易修补,是一种适于涂刷的质薄弹性好的新材料。
(一)GY1涂膜防水技术性能、原理、配方及主要材料依据标准
1.技术性能及原理
改性阳离子乳化沥青乳胶(以下简称为GYI。)涂膜防水是以沥青和氯丁橡胶为主要成分的橡胶沥青乳液系防水材料,其技术性能见表2-9-10及表2-9-11所示。
GY1涂膜防水的基本原理是:在基层涂刷“GY1”混合乳液后,橡胶化的沥青混合乳液中的沥青橡胶微粒子分散体,在干燥过程中,由于乳液水分的不断蒸发,相互逐渐集拢,形成密填充状态网架状结构的防水层。当残存在分散体微粒间的水分进一步蒸发后,水的毛细压力的作用,使分散体微粒子发生塑性变形,并相互融接,从而形成一种均匀、致密、富有弹性橡胶状的薄膜,阻止水的通过。
2.配方及主要材料依据标准
GY1配方使用的主要原材料有:阳离子乳化沥青(以下简称“黑胶”);氯丁胶乳(以下简称“白胶”);颗粒碳酸钙(以下简称“填料”);表面活化剂溶液(以下简称“活化剂”),由于不同防水层次的配方不同,先用上述原料配成A、B、C三种不同混合液。
(1)基层
1)要求表面平顺,用2m直尺量测.最大不超过5mm,对于2mm以上的凸出的尖锐突出物.要剔除,凹深3mm的小坑要用107胶水泥砂浆填平;不允许基层表面有松散、掉皮、空鼓和龟裂现象。否则,要剔去缺陷处,用107胶水泥抹平压实;基层表面应洁净,如有尘土、杂质,操作前吹洗干净。
2)基层上阴阳角部位,用水泥砂浆抹成圆角.其半径,阴角R≥30mm,阳角R≥10mm。
3)因“GY1”系水溶性材料,涂刷前底层最好洒水。使其表面保持一定湿度,但不得有积水。
(2)配料
1)配制A液时,黑胶和白胶分别要过孔径1mm的筛子;配制B液时,应先将活化剂与水混合,然后再加入填料。注意配液时,必须充分搅拌,搅拌后混合液不得有块状物。
2)配料过程,胶乳浆液产生大量泡沫,可依泡沫多少,掺加适量有机硅乳液消泡剂。因有机硅属憎水型,掺量不宜过多,否则乳液产生不浸润现象。
3)配制好的混合液,应尽量当天用完,未用完的A、B、C液,保存期可长些,但不能超过24h。
(3)底基
将A液按0.5kg/m。用量浇在吹洗干净的基层上,按泛水由高向低的方向,用长毛刷按顺序涂刷。涂刷要薄、均匀,不得存在气泡;刷过的地方,未干透前不得上人、堆物、或做下道工序。若要干透,需根据气温、湿度不同,约2~6h。
(4)防水层
底层干透后,将混合好的A与B混合乳液,按1.0kg/m2用量浇在底层上,用橡胶刮板刮平,不得有气泡。防水层厚度不大于1mm,可一次涂刷;大于1mm厚要分二至三次成活。但在涂刷下道防水层时,前道防水层必须干透,时间约8~24h。刷过及未干透的地方,不得上人或堆物。
(5)面层(做法同底层)
(6)保护层
1)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当保护层上有承重结构,保护层砂浆标号不低于上层结构。
2)砂浆拌制后,限于30min内成活。保护层不宜过厚,控制在8~10mm为好。保护层要及时养护,方法与砂浆抹面相同。
3)为防止砂浆中的A、B混合液过早破乳,造成砂浆松散,丧失强度,要求抹压时,抹子操作朝一个方向,切忌两方向反复抹压。
4)新旧防水层及玻璃布间搭接长不小于100mm。防水层厚无没计规定时,按1.2~1.5mm掌握。
(7)对于阴、阳角,预制梁、板接缝处,现浇混凝土施工缝处•加一层增强玻璃布和加涂一道防水层。有时,可加一道增强橡胶板(选用厚1.0mm的氯丁橡胶板);对于栏杆、地袱、缘石、泄水管与桥面铺装相接处,除按阴阳角做法外,还要留宽度10mm,深度40mm的嵌缝,内嵌入聚氨酯胶泥,上留10mm深用107胶水泥砂浆勾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