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养护材料工艺百科 > 百科知识 > 正文

桥梁悬拼法架设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预防

来源:网站编辑   作者:网站编辑   时间:2014年09月22日   浏览次数:1066   字体:

桥梁悬拼法架设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预防

      五十五、桥梁悬拼法架设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预防
     (一)悬拼块件上滑,错动
      1.现象:边疆梁悬臂拼装时,个别预制块件从设计位置向上滑动。
      2.危害:使悬拼写块件的预留孔道错位,难于穿束进行整体张拉。
      3.原因分析:
     (1)块件间涂抹胶结料,由于未硬化的胶粘料的润滑作用,降低接缝间的摩阻力。
     (2)多束张拉钢丝束张拉时,产生的向上分力克服了块件自重和接缝间摩阻力而使块件向上滑移。
      4.防治方法:
     (1)块件接缝涂胶宜薄而且均匀。
     (2)放松吊点,让自重克服上滑力。
     (3)在箱梁顶面用型钢组成压梁,一端锚固于已拼块件的吊环或竖向预应力钢筋上,一端压住拼装块件以限制上滑。
     (4)变更张拉程序:在胶结剂硬化前根据胶粘剂固化所需的压力,规定顶板、底板及腹板的张拉束数。其余钢丝束则待胶粘料硬化后张拉。
     (5)改进块件接缝间的抗剪楔形式。

     (二)块件悬拼合拢时对中偏移
      1.现象:当连续梁由其相邻两墩顶向跨中悬拼时,最后块件合拢对中,中线发生偏离,超过标准。
      2.危害:由于合拢时,中线发生偏差,影响梁体受力线的直顺,造成附加内力。
      3.原因分析:
     (1)已拼装的悬臂,在自重作用下,产生纵向水平位移下挠及转角。
     (2)被提升的中孔合拢梁段受自重作用.也会产生挠度、转角。
     (3)拼装块件预制时尺寸误差和吊拼时对位的误差。
      以上三方面因素造成合拢时对中的偏离。
      4.防治方法:
     (1)中孔合拢梁段采取两头起吊.并让吊点靠近梁端,从而减少下挠及转角。
     (2)拼装段设计预拱度来克服自重挠度。
     (3)合拢前,对跨径及中孔就位误差进行调整。而合拢拼装后,在工地设孔对中。
     (4)受力体系变化引起的内力,由结构设计来考虑。